【涉外人才年会特辑】刘欣:共筑法治生态环境,共促立体全面开放

发布时间:2018-11-01 10:44:00       浏览量:229

       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标定了四川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方向,是新形势下四川全面开放合作的指引,也是涉外法律服务的大局和全局。“构筑法治生态环境”,是“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支撑保障,标志着涉外法律服务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这是商务厅作为对外开放职能部门致力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法律服务合作的强烈愿望和积极倡导。

       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是统揽。2013年,党中央作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大手笔、大战略,也是四川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机遇、大抓手。8月27日,中央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5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四川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经过几年的主动融入,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日趋密切,呈现“由点及面、全面突破”态势。去年,四川与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达到1328亿元、增长近80%,占全省总额的1/3,高出全国占比2.3个百分点;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分别是59亿美元、29亿美元,均占全省总额的75%;到位沿线国家外资4.4亿美元、增长76.8%。

       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是核心支撑。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一个地方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四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和先行省份之一,四川的发展伴随着开放而不断进步。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货物进出口从0.4亿美元扩大至2017年的680亿美元,跃居中西部首位;外资从0.1亿美元跃升至80亿美元,占全省企业总数1%的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10%的企业营业收入、12%的税收;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从970万美元发展到40亿美元,目前四川与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开放发展为四川集聚了全球资源要素、开辟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对外形象。

       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自贸试验区是重大平台。自2013年9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到近期在海南全岛建设自贸易试验区,彰显了党中央向世界亮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自贸试验区肩负着深化改革“试验田”、对外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新引擎”的历史重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奠基四川长远发展、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引领性工程加以推进,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四川自贸试验区实现奠基性高位开局。多式联运“一单制”、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新模式、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等一大批“涉外涉法”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省域冠名的自贸试验区法院,西南首个“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成立起来,组建了独立的审判团队。四川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法治生态建设探索了新模式、新样本。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为涉外法律服务提供了更多舞台。外资的引入,我国企业的“走出去”以及与发达国家合作参与第三方市场的开拓,这些孕育很多涉外法律服务。新兴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力度,希望借助外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近些年来,有美国、法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来川开展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四川开放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投资贸易产业互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为涉外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有一些国家为保护自身产业和企业利益,出台了贸易救济、调查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甚至是挑起单边贸易战,这些都要高度关注。美国是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超过7成,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约8成进出口值,四川与美贸易尤其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经贸摩擦虽当期总体可控,但要做长期打算,做好自己,这需要我们既要做强优势,更要补齐短板,以开放倒逼改革、倒逼创新、倒逼发展。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四川营商环境仍需优化,为涉外法律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区域实力之争,在于环境之争。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排名第78位。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既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更要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当前营商环境已成为全国各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攻方向。四川最大提升潜力在营商环境。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四川并无优势。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开办时间、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等,平均耗时较多。四川重塑区域竞争新格局,必须筑牢营商环境这一“奠基之本”。

       四川迈向“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征程,为涉外法律服务提供了崭新舞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强调四川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全面开放合作战略、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决策部署,对内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对外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这一系列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接国家开放战略、拓展开放合作空间的关键之举,是把握全球发展大势、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深远谋划。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是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要任务。“四向拓展”即“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南向主要是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港澳等地,东向主要是日韩、美国及南北美地区,西向主要是欧洲、中亚、西亚、非洲等地,北向主要是俄罗斯、蒙古等地。“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不可能平均用力,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战略重点,现阶段要把南向和东向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川对外工程承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澳洲。东向在我省外贸中占比最大,也是与我省长期合作且基础最好的区域;南向增速最快,是我省未来贸易合作的最大潜力所在;西向面对的是欧洲发达市场,是我省高端合作的重要区域;北向主要是服务国家战略,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影响力。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伟大实践中,希望律师协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渠道优势、信息优势,承担为打造全面开放格局保驾护航的历史重任。为此,提出五点倡议:

       一是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我们始终坚持以“抓两头、带中间”的辩证思维谋势定位。在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注重加强与欧美、东亚等重点发达国家在高端领域的合作。我们大力实施“251”行动计划,组织企业开展“万企出国门”“千企丝路行”系列活动,支持企业跨出国门广交朋友、寻求商机、增进合作。期待涉外律师团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特别需要具备精通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高端人才为企业提供商事法律、国际贸易规则、双边及多边贸易谈判成果运用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二是共同建设“贸易强省”。我省外贸备案企业有2万家、有货物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近5000家。近年来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四川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近5年共遭遇28起国际贸易摩擦案件,涉及光伏产品、铁制机械、风力发电、桑蚕丝、卡车及轮胎等产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紧扣“贸易强省”建设,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优化提升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推动更大规模“川货出川”。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都期待在开拓市场过程中,遇到国际贸易救济调查、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纠纷时,有专业法律服务保障。当前特别要强化重点国家经贸摩擦应对法律指导。

       三是共同打造“西部外商投资首选地”。目前四川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2万户,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47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244家、均居中西部第一。我们正全面落实“国家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我们希望依托专业法律服务机构有效对接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法规可行性研究,力争出台一批力度大、针对性强的投资促进政策;也迫切需要一大批洞悉国际产业发展方向、熟悉不同国家法律、了解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精通多国语言的专才全才,围绕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项目全程法律保障服务,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四是共同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我省国际产能合作已经形成冶金、建材、农业、化工、医药、交通、机械装备、能源装备、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10大优势领域,对外工程承包形成油气、电站、路桥、通讯4大优势行业。目前我们重点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欧班列沿线、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一区一线二走廊”区域,大力推动四川制造、产品、技术、标准、品牌链条式“走出去”。“走出去”作为开放型经济的更高形态,需要律师界朋友帮助研究目标市场支持政策,促进利益获取最大化;研究目标市场投资贸易限制性政策,避免触碰政策红线;研究市场政治格局变化,防止政治和市场风险。特别需要在对外投资合作纠纷产生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新型涉外法律争端领域的精准化专业化法律服务。

       五是共同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围绕真正打造成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高地,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四川自贸试验区希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依托法律服务机构和专家智库,梳理国际通行规则、多边协议,编制《四川自贸试验区对标手册》,并对片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二是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攻坚大行动”,对标世行11大指标,建立符合四川特色的指标评价体系,举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研讨会”。三是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研究制订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争取试行自由贸易港政策。四是强化核心制度攻坚,推动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重大改革创新,强化系统集成、协同改革。五是开展“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系列活动。六是强化法治保障,年内省人大将颁布实施《四川自贸易试验区条例》,建立健全商事纠纷诉讼解决机制,建立完善法律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我们期待与律师协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开辟内陆自贸试验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新路子。

       1.梳理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合力打造自贸试验区2.0版本。

       2.围绕自贸试验区功能特点,鼓励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支持建立涉外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3.围绕核心制度创新,鼓励律师团队聚焦政府职能转变、双向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等重点领域开展对标研究和集成性研究,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四川经验和四川模式。

       4.鼓励支持律师担任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法律顾问、举办高端涉外法律论坛,为自贸试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多式联运“一单制”、行政审判改革等重大改革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

       5.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化国际化纠纷仲裁和调解机制,依托自贸试验区法院、中国贸促会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等“四个中心”、O2O法律协同服务平台,开展融合调解、仲裁、律师、公证等综合法律服务。


-转自四川省律师协会